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蒋介石当年咋也没料到,自己当初跑到台湾一门心思憋着坏水想搞事情,那点 “贼心” 就没断过,可谁能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的曾孙子竟然选择回大陆认祖归宗,还在这边定居下来了。
这事儿说出来真让人吃惊,老天爷这轮回转得是真有门道,越来越有分量,几十年前蒋介石在那儿闹得昏天暗地,可几十年后他的曾孙倒在大陆过得安安稳稳、和和睦睦,说起来蒋介石这脸可被打得够响的。
那他到底为啥偏要选在大陆定居呢?
展开剩余92%困在蒋姓当中
蒋友青是八九年在加拿大出生的,小时候大部分日子都是在北美那边过的,等到他7岁那年,台湾的政治环境不太安稳,家里人就把他送到美国旧金山去念书了。
异国他乡没有亲人在身边,他渐渐变得叛逆,整个童年几乎都是一个人度过,既缺乏朋友也没有家人的指导。
高中时他因为在社交平台威胁母校被台湾法院判刑6个月,虽然可以交罚金代替服刑,但这还是让他成为蒋家第一个涉案的成员。
就是在这个时候,蒋友青心里头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蒋家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更像是一副沉甸甸的枷锁套在身上,有时候他甚至直截了当地说,还不如自己不姓蒋。
2010年蒋友青因携带大麻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一事件被台湾媒体炒作,媒体直言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和兄弟蒋友柏、蒋友常相比,总是陷入叛逆、犯错和被批评的循环。
台湾社会对蒋家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无论蒋友青走到哪里,他都被看作是“政治遗产”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对蒋家的姓氏感到厌烦,觉得自己被这些历史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回到台湾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媒体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狗仔队几乎把他当成了赚钱工具,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过度解读,生活变得一团糟,他曾在学校惹事、逃课,甚至写恐吓信给校长。
媒体的关注让他陷入了负面评论的漩涡,跟那些事业有成的兄弟相比,蒋友青的形象更像是“学渣”,完全无法逃脱家族的阴影。
蒋友青对自己的身份越来越排斥,他曾经多次想如果自己不是蒋家人,或许童年就不会那么颠沛流离,自己也不需要时时刻刻被媒体围观。
可随着时间一点点走,蒋友青的想法慢慢有了转变,熬过了那些难受和迷茫的日子,他渐渐长成熟了,脾气也沉稳了许多,学会了接纳自己,也不再那么反感蒋家姓氏带给他的困扰。
蒋友青认祖归了根
2024年8月的一次奉化之行,让他的人生彻底改变,那次回到浙江奉化溪口蒋氏故居,蒋友青在工作人员热情的欢迎中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
当地工作人员一认出他,便立刻免去门票并表示“大陆欢迎蒋家后人回家”,这种热情和包容给了蒋友青极大的触动。
尤其是他走进蒋家祖宅的那一刻,他看到墙上的蒋介石画像,竟然和自己有几分相似,这一瞬间他感受到了来自历史的深深震撼。
在溪口的街头他见到了不少和他同姓的村民,许多都是他的远房亲戚,在这个地方蒋友青不再是台湾的“蒋家后人”,而是一个普通的蒋家子孙,这种亲切感让他感到无比温暖。
与台湾的孤立感截然不同,这里的每一处景象和每一个人都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属于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而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蒋友青也逐渐意识到,大陆社会早已超越了政治对立。
景区负责人的一句话让他深受启发:“新中国保护蒋家故居不是为了纪念某个人,而是尊重历史。”
这份包容态度让他对大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他反思自己的过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成为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新纽带,促进两岸的理解和交流。
蒋友青在蒋家故居留下了一张合照,照片里甚至有一位演员扮演蒋介石,这张合照里蒋友青和扮演蒋介石的演员站在一起,仿佛在时空的穿越中实现了世代相传的情感连接。
尽管蒋友青过去有过许多叛逆和不着调的行为,但他一直坚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对于那些反对两岸统一的人持有明确的态度,并公开批评他们的偏执和狭隘。
他此次的回访不仅让他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在与远方亲戚的接触中获得了更多的思考。
蒋友青心里头能真切感觉到,自己跟祖籍地有着实打实的深厚联系,特别是跟蒋家宗亲会的老辈们聊过之后,他心里头明白过来,自己肩上扛着的责任变得更重了。
长者们带他祭拜祖坟,讲述了蒋家在大陆的历史变迁,这种“根”的教育让蒋友青深刻认识到,两岸血脉相连,历史和文化的纽带不容忽视。
蒋友青的新事业
2025年4月10日,蒋友青在杭州富阳区注册了“杭州蒋友青文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要业务包括文化创意和两岸青年交流等。
他的公司距离阿里巴巴总部仅三公里,一开始就注入了鲜明的大陆元素,公司法人是他的合伙人林佳燕,名字也没有突出“蒋家”背景,体现了他避开家族政治符号的意图。
蒋友青为了给员工提供住宿,租下了一栋两层的小别墅做宿舍,虽然初期的家具简单,甚至连电视机都用布盖着,但他自己在视频里还幽默地自嘲,显示出一种自信与坚韧。
他的团队成员包括台湾青年和大陆的90后,实践了他的“两岸青年对话”理念,对于杭州这一市场,他从创业初期便定位为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平台。
蒋友青不光心里有了责任,还搞起了一档文化访谈节目,名字叫《青听两岸》,这节目就是让两岸的年轻人们,把各自的生活经验和职业上的打算拿出来分享分享。
节目首期邀请了“台商阿姨在杭州卖葱包桧”,首播就突破了千万播放量,节目内容获得了观众热烈的反响,评论区也充满了“想听更多真实故事”的声音。
如今蒋友青的公司已经发展到28人的团队,业务范围也从文化节目延伸到了电商直播,他还计划在杭州建立一个“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目标是帮助台湾青年在大陆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形象上蒋友青变化明显,视频发布后他的新形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仅穿着时尚,外形精神,也因其大方的企业管理风格被网友称为“妥妥的一个行走的潮男”。
他对手底下员工的待遇那是真没话说,好得很,员工们住的房子个个都是豪宅,就因为这样,大家都把他称作 “当代好老板”。
杭州定居
蒋友青最近的举动在台湾引发了轩然大波,当他在视频里直接说“赖清德不过是省长”时,立马引来绿营媒体的猛烈攻击,不仅如此,有人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质疑他:“是不是想借大陆的流量炒作自己?”
面对这些质疑,蒋友青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继续发布他在大陆的生活片段,这些日常细节,比如清晨在西湖边跑步、和员工一起学做东坡肉、参加两岸青年创业论坛等,逐渐消除了台湾人对大陆的固有偏见。
大陆网友对他那态度暖和得很,他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里,“欢迎回家”“落叶归根” 这样的话多得是,满满当当的,有的网友还打趣道:“你曾祖父当初带走的黄金,啥时候能还回来呀?”
蒋友青回应得挺轻松:“黄金早就在历史里了,咱们得去创造新的价值。” 这种带点幽默的互动,把两岸之间的隔阂给消除了,也让老百姓之间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蒋友青的创业也得到了杭州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台胞来杭创业政策指南》,符合条件的台企可以获得最高500万元的资助,而台青的就业补贴更是涵盖了本科到博士的各个层次。
他的公司正在申请相关政策,享受这种“同等待遇”的待遇,这不单单是对创业者的帮助,更是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尊重与照顾。
蒋友青做的这个选择,还带着家族精神的延续,他的父亲蒋孝勇之前就多次试着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遗体迁回大陆,可惜每回都没能办成。
而蒋友青却通过定居杭州,拍摄两岸文化视频,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继续着祖辈的未竟愿望,蒋友青的话传回台湾,立即遭到了大量批评。
虽然这些声音多来自一些被直击痛点的人,但这种反应有点让人觉得好笑,相比之下大陆网友的热情更加友好,纷纷留言欢迎蒋友青的到来,并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他选择的支持。
当年的老蒋估计压根没料到,自己在台湾那边把局面开创起来了,可他的后代却选了回大陆,这么大的转变实在让人心里头感慨不少。
几十年前蒋介石揣着各种心思在那儿闹得鸡飞狗跳,没个消停,而如今蒋友青在大陆安家并且推动两岸的和解,这不禁让人觉得“天道好轮回”,蒋介石的心血和脸面恐怕也被他这一代人打了个响亮的巴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蒋友青
百度百科 蒋友青
发布于:湖南省今日低价股票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