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揭阳市卫生健康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等多家单位,在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成功举办“健康科普进乡村暨广东好医生好护士志愿服务行活动”第二场专场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粤东、粤西、粤北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通过多元化形式缩小与珠三角的健康差距。旨在引导惠来居民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助力健康广东建设和乡村振兴。
作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的关键举措,活动组织三甲医院专家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培训、科普、入户及调研五大板块,惠及超千人次,发放健康材料千余份,切实增强农村居民健康获得感和医疗可及性。
义诊活动:
健康集市传递实用知识
惠城镇文化广场的“健康集市”精心设置义诊区、互动区及科普区三大区域。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十余名专家,为村民提供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儿科等十余科室的免费义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康复科刘思齐医生现场弯腰拾物时放慢动作示范:“保护腰椎不能直接弯腰,要先蹲下再捡。”她向村民推荐居家臀桥和飞燕练习强化腰腹力量:“仰卧屈膝缓慢抬臀做臀桥,俯卧时同时抬起头四肢练飞燕。”
中医师马彬铭的义诊席前排起长队。面对粤东地区高发的皮肤病患者,他通过把脉问诊后分析:“海鲜水产类高蛋白饮食易致过敏,加上临海湿热气候,更易诱发皮肤病。”随后为患者开具中药组方及食疗建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何振涛医生提醒在场家长:“湿热天气易引发儿童细菌性肠炎和手足口病,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互动区设置的健康大富翁游戏中,参与者通过掷骰子完成健康知识问答;食品分类挑战让村民将标注“高糖高油高盐”的沙包投入对应桶中;健康投壶则锻炼参与者的手眼协调能力。集满三个游戏印章的村民可兑换健康礼品,现场气氛热烈。
用药安全知识普及贯穿义诊全程。广医一院耳鼻喉科宋丽娟医生接诊多位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时强调:“健康耳朵无需定期清理,发痒症状往往是疾病信号。长期滥用抗生素滴耳液会破坏菌群平衡,反而诱发感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董金波医生则以真实案例警示:“一位擅自停药的房颤患者险些中风,慢性病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基层医生培训:
赋能乡村健康守门人
约60名来自惠城镇、华湖镇等地的乡村医生齐聚惠来县青少年宫参加专项培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何志裕聚焦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解析临床常见现象:“部分患者在医疗机构测压数值偏高,居家测量却正常,这是‘白大褂高血压’。建议村民定期在家自测,35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2次血压。”他要求基层医生掌握房颤早期筛查及高危胸痛鉴别技能,通过优化药物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心脏外科主治医师陆国梁重点讲授农村儿童先心病识别技巧:“新生儿期出现呼吸急促、吃奶费力,学龄期体力弱于同龄人,轻微运动即气喘,都可能是先心病信号。”他介绍当前微创介入技术已成熟应用于简单先心病治疗,复杂病例则需依赖外科手术团队分期矫治。培训现场,村医们紧盯投影屏幕,争相拍摄PPT诊疗要点。中场休息时,一位村医翻看相册中近百张照片感慨:“专家传授的都是村里能用的实在招。”
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四级调研员何丽平在开班致辞中提出明确要求:基层医生需将健康宣教融入基本公卫服务和日常诊疗,围绕“健康素养66条”核心知识开展讲座咨询;确保科普内容准确性,引导村民关注“健康广东”“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等权威平台;持续提升科普能力,用通俗语言讲清健康认知误区。
进校园科普:
筑牢学生暑期安全防线
在惠来慈云实验中学礼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模拟医学中心主任王西富为120名高中生带来暑期安全课。针对急救误区,他现场演示纠正:“掐人中无科学依据,反会延误抢救;癫痫发作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切勿强行约束或塞入异物。”在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时,他通过真人示范让学生掌握腹部冲击技巧。
王西富提炼出“救命三问”法则:首先确认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轻拍双肩大声呼唤判断患者反应,最后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呼吸状态。针对不同场景,他给出清晰处置方案:对意识清醒者陪伴安抚并拨打120;无意识但有呼吸者置于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最危急的无反应无呼吸者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除颤。他特别强调:“《民法典》第184条明确保护施救者权益,掌握正确急救知识后,人人都应勇敢伸出援手。”
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贺莲在现场表示:“暑期是青少年溺水、中暑高发期,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多元科普形式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入户探视:
解空巢老人慢病管理难题
针对惠来县户籍人口超150万、青壮年外流导致的空巢老人健康困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梁婕携基层医生深入惠城镇社区,为五保户、残障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诊疗。
在梅四梅花宫直巷82岁方爷爷家中,梁婕测得血压值为76/142后分析:“虽略超标准值,但心肺功能良好。需保持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眩晕症状出现时及时就医。”而在另一户73岁林老伯家,她发现老夫妻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超标,即使使用双联降压药仍伴眩晕症状。“药物治疗需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梁婕叮嘱家庭医生,“要加强尿酸血糖监测,定期随访跟踪。”
结合入户观察,梁婕指出本地健康隐患:“粤东居民虽有清淡饮食传统,但吸烟率高、海鲜水产为主的高蛋白饮食普遍,加上饮酒习惯,推高了慢阻肺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她特别强调:“对慢阻肺高发的老年群体,戒烟限酒与肺功能监测同等重要。”方爷爷在专家离开时郑重表示:“会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调研非遗:
百年医术融合现代创新
活动专项调研组深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氏中医正骨”发源地——惠来县坑仔村绩顺中医骨伤医院。该院前身为蔡陈升骨伤诊所,传承150余年的五代正骨医术,年接诊量最高达10万人次,其影响力不仅辐射潮汕及周边地区,还吸引了大量港澳患者,以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卢旺达的患者前来求诊。
通过蔡氏中医正骨术,医生会运用气功手法精准复位骨折,配合内服中药汤剂消炎活血,外敷自研药物促进愈合。面对传统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易移位的难题,团队创新研发铝质偏角夹板固定装置,可灵活塑形并在腕关节活动时保持偏角位,显著提升疗效,该研发还获得了专利。据了解,目前医院已有数十种自研药物纳入医保目录。
更令人瞩目的是,蔡氏家族新生代医学毕业生纷纷回归。他们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后,跟随父辈精研正骨技艺并逐渐开始独立接诊,为百年医术注入创新活力。
总策划 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 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王道斌 游曼妮 叶可可 关健明
执行/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王诗琪 实习生 温玮
视频:马强
执行:麦毓轩
设计:李毅然
今日低价股票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